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学科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育

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1/17 阅读数:400

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摘要:帮助低收入家庭是政府从公平角度出资初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确实也如政府所愿,主要为低收入群体,但并非所有国家如此。木文借鉴世界银行对我国初等教育公平程度的研究方法,考察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结果表明,高收入地区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但支出利益的受损者并非最低收入地区,而是次低收入地区和中间收入地区。

关键词初等;教育;公平;利益;归宿

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获得什么样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什么样的职业,多少收入,多高的社会地位等。因此,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主要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但是,政府的初等教育支出是否如其所愿,真正使低收入群体及其子女受益呢?

1、来自其他国家初等教育支出受益者的实证研究

研究公共支出的受益者,通常采用利益归宿方法,该方法根据某种福利指标如:收入、消费)将个人或家庭进行排序,用各个群体享有的补贴额作为收益的衡量指标,如果一个群体享有的补贴份额超过其占总人口比例,此群体则为公共支出的受益者,反之,如果一个群体享有的补贴份额低于其占总人口比例,此群体则为公共支出的受损者。

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一些转型国家如: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老挝、几内亚,低收入群体享有的收益份额低于该群体所占总人口比例,也就是说,他们并非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那么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如何呢?

2、我国初等教育支出的利益归宿分布

有关我国初等教育支出利益归宿的实证研究最早见于1997年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弘aikh I.  Hossain } 1997 }。由于缺乏将城乡居民收入统一整理的人均收入区间戴人均支出区间)划分标准,该报告对我国1993年初等教育支出的利益归宿分布并非简单根据人均收入五等分,而是根据各省份人均收入进行地区五等分,受益的衡量指标也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入学率,而非补贴额。得到我国人均收入最低1 /5地区、次低、中间、次高和最高收入1 /5地区的毛入学率分别为86.7% .91.1% .92.0% .94. 9%97.4%。从中看到我国初等教育机会分布是有利于高收入地区的,低收入地区处于明显劣势。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初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大增加,在许多地区的初等教育入学率己接近100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生均教育补贴额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为了解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情况,借鉴世界银行1997的研究方法,采用2002年人均GDP作为福利指标,将全国人口进行地区五等分

从生均享有的公共支出额度看,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人均GDP次高和最高地区的学生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而人均GDP最低地区学生虽然不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但也不是利益的最大受损者,人均GDP位于中间水平的地区享有的生均公共支出数额却是最低的。因此,从学生角度看,高收入地区的学生是公共支出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中等收入地区的学生是公共支出利益的最大受损者。

从各地区享有的公共支出份额看,人均GDP最高和次高地区仍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其享有的受益份额均超过各自所占人口比例,如:在人均GDP最高的1 /5地区,享有的公共支出份额超过该地区所占人口比例高达8个百分点,除此之外的三个地区均是公共支出利益的受损者,占总人口比例超过享有公共支出份额比例,而人均GDP次低的1 /5地区享有支出份额比例最低,不足13%。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学生的数量较少,该地区学生占学生总数比例不足16%

从各地区公共支出对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看,人均GDP最高和次高1 /5地区公共支出份额大大超过教育需求。在人均GDP最高1 /5地区公共支出受益份额超过学生比例9个百分点,在人均GDP次低1 /5地区,也超过4个百分点,而人均GDP最低、次低和中间1 /5地区享有收益份额分别低于学生比例5,3,6个百分点。

因此,无论从生均公共支出额的分配,享有公共支出份额的比例,以及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看,我国人均GDP最高1 /5地区都是最大受益者,而人均GDP最低、次低和中间1 /5地区都是支出利益受损者。这一点与人均收入最低的一些地区如:阿塞拜疆)及一些转型国家如:几内亚)类似,但具体到各阶层所占收益份额,我国并没有出现人均收入越高,享有收益份额比例越高的规律。在我国,人均GDP次低和中间1 /5地区却是支出利益的最大受损者,而不是人均GDP最低地区。

3、促进我国初等教育支出公平的建议

从目前我国初等教育支出的利益归宿看,尽管低收入群体享有的收益,较之1997的世界银行研究结果,有了大幅度提高久学率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小),但是,低收入群体享有的初等教育支出收益还低于高收入群体享有的初等教育支出收益,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从以下两方面促进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

3.1增加教育投入总量

初等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因此,各国政府都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初等教育支出的最大受益者作为己任,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目前也己实现这一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增加教育投入。众多的研究数据表明,初等教育公共支出增加的边际收益更多地被低收入群体享有。

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增加低收入群体享有公共支出收益,必须增加初等教育公共投入。在我国,如果所有在校生享有人均GDP次高地区学生939. 36元的生均预算内支出,则人均GDP最低、次低和中间地区的资金缺口分别为76亿、42亿和83亿,合计201亿元。如果退一步以全国平均生均支出额834. 07元为标准,三个地区的资金缺口则为45亿、22亿和55亿,总计122亿元。我国每年税收增加都在几千亿元,如:2004年我国税收增收了5256亿元,2005年增收了5148亿元,初等教育资金缺口仅占当年新增税收的0. 4%不足。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的财政实力,从财政增收中补足初等教育的资金缺口,促进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性,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3.2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大初等教育所占比重

教育支出结构的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初等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另一个是初等教育支出内部的支出结构。纵观低收入群体享有较高初等教育支出受益的国家,初等教育支出占整个教育支出比重都较高,如1995-1997年各个国家对初、中等教育的投入占公共教育投入的比重为,印度78. 3%,巴西73. 8%,墨西哥82. 8%,马来西亚74. 5 %韩国92 %,菲律宾82 %,美国74. 8%,瑞典72. 8%,英国76. 3%李彦龙、孟凡峰,2005。而我国政府尽管在最近十几年对小学、初中的政府拨款力度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支出中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1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的47 %。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增加初等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重,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外,在初等教育公共资金的分配上,尽管绝大多数国家高收入群体享有的生均补贴额高于低收入群体享有的生均补贴额,但是,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加大针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公共资金增量部分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等政策,缩小不同群体享有的生均补贴额。目前我国政府帮助低收入群体的力度大大增加。但是,我国必须看到,目前的很多资助政策收益群体范围很窄,基本上是最贫困地区,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初等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缩小不同地区,特别是最低、次低和中间收入地区公共支出差异,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公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扭转我国初等教育利益归宿反常的现象。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