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教学实践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教学实践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9/17 阅读数:412

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以医用化学课程溶液的渗透压章节为例,详细介绍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将“互联网+引入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资源共享职业院校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2019年度立项课题“发展职业院校“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研兄”(项目编号TSSKL2019-105)

中图分类号6421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2096-4609 (2019) 38-0214-000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己不可或缺[1]。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发展“互联网+教育”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所要实现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教育资源共享[2]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数字化校园”。学生通过课前在网络当中进行学习,课堂中教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释以达到解惑的教学方式,课后学生再在网络课堂当中进行作业以巩固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将教学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方便有需要的人士收看,降低学习成本,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1、开展“互联网+职业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本文以医用化学课程溶液的渗透压章节为突破,进行“互联网+职业教育”实践。

医用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是医用化学学习的基础,相应的实验技术是医用化学学习的手段,如何使用相应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研究并分析生命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才是应用化学学习的真正目的。

但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医用化学的课时与实验场地都非常有限,导致只讲课不实验,或者实验课很少且非常简单,考试也仅限书本内容,读读背背即可过关。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失了医用化学的应用和分析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若遇到使用应用化学技术或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职业素养低下。

“互联网+职业教育”为医用化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借助在互联网,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手段展示医用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甚至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亲手模拟,将来从事的医务工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正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欠缺的[3]

2“互联网+职业教育”实践过程

溶液的渗透压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和“互联网+”课堂教学、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特点整合时宜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指导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教学结束后教师将教学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4]

2.1课前

1温故知新,设疑引趣

课前学生登录医用化学“教学平台”,使用“溶液浓度计算器”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复习并查看上次课完成的教学内容,并为本节的渗透浓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接着,学生自主学习本次课的内容。观看“溶液扩散”和“溶液渗透”的动画,感认识“溶液扩散”和“溶液渗透”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借助平台中的微课视频,初步了解“水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创造职业背景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学情咨询,掌控课堂

学生领取本次的课前任务,完成“学情咨询卡”,教师进行归纳、梳理,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并对教学预设作针对性的调整。下面,请评委老师走进我轻松愉快的课堂。

2.2课中

1重点解析,难点突破

首先,教师与学生分享“学情咨询卡”统计情况,分析学请咨询卡与教学重难点的映射关系,梳理出学生对“渗透现象的微观机理、渗透压的概念”掌握不透彻,对“水中毒”的原理分析不清晰。因此,我顺势在课堂上演示“渗透现象动画”,学生发现“U型管两侧液面不等”,我趁势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渗透现象的概念。同时,展示渗透现象微观机理,给学生以直观、鲜明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阻止渗透现象发生”,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并归纳总结渗透压的概念。

教师通过展示“渗透压影响因素动画”,引导学生分析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总结“渗透压公式”,进一步归纳总结“渗透浓度公式”,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化解传统教学无法观测的机理难题,轻松化解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2虚拟现实,体验互动

为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构建职业化场景,演练职业技能,教师布置任务,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学生使用“溶液浓度计算器”,计算出配置制定溶液所需溶质质量。

学生分组进行不同“渗透浓度”溶液配置。由于在学生实验中,易出现操作错漏,顺序颠倒的问题,加上一名教师也难以指导全班同学,因此学生分组使用“仿真化学实验室”进行仿真操作。同时进行组内互评强化记忆。

3答疑解惑,举例讲评

教师对渗透浓度的计算和仿真实验操作进行点评对于渗透压公式中的i",学生存在疑问,迫切想知“校正系数i”的含义。教师顺势通过动画展示“校正系数i",给学生以直观、鲜明的印象,并给出小组得分。学生操作存在“未洗涤烧杯璃和玻璃棒”的问题,造成溶液浓度偏低,在实际操作中因引起重视。

将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紧密融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中突破难点,构建职业化场景,演练职业技能。

根据学生配置的不同渗透浓度的溶液,教师引入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的概念,顺势在课堂上提出人体大量输入三种不同“渗透浓度”溶液后情景如何?

学生观看动画总结出大量补液时,用低渗溶液产生溶血现象用高渗溶液产生胞浆分离只有用等渗溶液红细胞保持原状。

教师追问水中毒的原理,各组继续讨论,并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评议。回顾本次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渗透压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2.3课后深化应用,职业素养

课后学生登陆平台完成探究“医学常用的等渗溶液”。学生可以及时收到评价信息,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交流平台可以及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平台还可以将医学常识和职业技能沿等提供给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培养职业素养。

2.4互联网+资源共享,教育公平

依托于云平台,教师将教学内容发布到网上,不仅限于校内网或教育网,让很多乡村学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城乡教育“鸿沟”进一步缩小。而且面向社会上需要学习的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3“互联网+职业教育”实践效果

通过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路径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在线学习,该模式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体现出来。

将线上学习的资源和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难点带进课堂,有针对性的课堂讲解和讨论。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强化个性化服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律性等,真正实现智慧教育[5]

4、展望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如今互联网己经深入人心,并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处于不可缺少的地位。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大板块必然也不可缺少互联网的助攻。依托互联网+”,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创新就业的作用推动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将传统线下教学转至线上,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互联网+职业教育”必将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打破职业教育的传统局限,使职业教育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与产业联系更紧密,培养出更多为新兴产业服务的高质量人才。让高职教育走在时代的前列那么,“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必将开启高职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邓秀玲,危瑞平,叶纪诚,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探索[7].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12) 4-5.

[2〕张晨光.“互联网+,,与高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研兄[7].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16)153-154.

[3]石永春,薛瑞丽,王小纯,等.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认识与思考[7].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2-63

[4」陈景,叶维裕.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研兄[7].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7)220223

[5〕宋娇,孟德奇.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学习模式研兄[7].河北农机2019 (1)5 6-57.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