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理论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推进考试方法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8/13 阅读数:466

推进考试方法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摘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改变传统考试方法。文章通过反思传统考试方法,指出新形势下必须转变教育模式,实施分类考试;加快教考分类,注重考后反馈。同时,提出以精品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为试点,构建立体考试方法:多种考试方法灵活运用、加重平时考核比重、逐步推行网上答题等思路。

关键词考试方法;改革;分类考试;立体考试法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校的根本任务,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除了加强日常教学环节的评价与管理外,同样也需要对考试方法进行评价,推动考试方法改革。实践证明,只有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坦然面对考试,从而把考试检验作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问的有效途径,并促进学习方法、学风的改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1、传统考试方法改革的必然

1.1传统考试方法的反思

当前,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的主要方法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限制性开卷考试、论文或调查报告、操作性考试等。闭卷考试始终占大多数,一般都在必修课程中实行,其他考试方式则常常在非必修课中实行。

其中,限制性开卷考试,指允许学生带备考提纲进入考场的一种考试方法,较一般开卷考试有所限制。然而,在时下很多教师私下划定考试范围和复印机缩写技术非常发达的情况,这种考试很容易使考生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大分量题目复印在上面,从而导致这种考试也差不多成了开卷考试,所以现实中采用得很少,一般直接选择闭卷或者开卷,而不采用此种方式。

论文或调查报告,指学生根据授课教师所指定的命题或自拟题目进行论文写作或展开调查并撰写报告,教师以论文或报告质量评定成绩。操作性考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作品的一种考试方法,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电视编辑与制作》《新闻编辑学》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电视节目制作、报纸编排。一般情况下,数名学生都会划定分工、通力合作,完成作业,最后共同署名,但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少参与或因忙于其他事情未参与,从而影响对其实际能力的检测。

1.2改变考试方法的困境

现今的一些做法,片面地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致使考试方法改革形成了很大困境。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大力倡导终身学习。任何考试都只是对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不能作为判定智商、情商的唯一标准。然而,学生的成绩在现实生活中却主导着一切,学生学籍、毕业、获得学位、奖学金、评优、找工作,都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导致了一些学生片面追求现实利益过分看重分数,甚至不惜舞弊。

通常我们都把原因归结于,一些教师不愿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因为要付出更多劳动。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据一些“海归”教师反映,他们曾试图改变考试方法,却得不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学生明白老师采用国外先进的考试方法将会更有助于检测他们的实际能力,却不同意老师改革。少数学生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去复习,同时也担心会影响其他功课的复习。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教师重判分,忽视考试结果分析反馈;学生重成绩,忽略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影响了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更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1.3考试方式改革的提出

众所周知,考试历来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大学精品课程一般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增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可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形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就必须迎难而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探索多种考核方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考试方法改革的核心思想

2.1转变教育模式,实施分类考试

实施强国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改变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传统做法。我们主张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同时,建议根据学生的不同培养类型进行分类考试。我们拟倡导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按学生毕业去向分为“考研型”、就业(业)型。考试减少识记内容毋庸多说,考察“考研型”学生,考试内容可增加理论的分析与综合运用,提高研究能力考察“就业(业)”学生,则以“能力测试”为中心,加强实践能力的考察,突出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

2.2加快教考分离,注重考后反馈

大力探索并推行教考分离,使考试真正成为检测和促进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效手段。以考风改变带动学风转变,克服教而不导现象。现行考试方法的一大弊端:考试结束后的一两周,老师只要在教务系统登记考试成绩,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就基本结束了。根据教学评估的要求,老师通常也会填写《成绩分析表》,作为试卷档案文件入库保存,通常都不会将每位学生考试情况反馈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道得了一个分数,很难有高中时代那种教师在课堂上对试卷评阅讲解的环节。在考后反馈的问题上,我们建议,是否在每个学期的前两个星期继续执行上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不授课改为对试卷的评阅反馈,既可以让学生知道答题对错情况,又可以巩固上个学期的知识。若时间安排不过来,可以先在专业必修课里进行反馈试点。同时,大力发挥网络Blackboard辅助平台的优势,把正确答案和解题步骤放在上面,供学生查询。为了检查学生查询情况,可以采取“网上评教”的做法—学生评教了才能选课,学生查阅了上学期全部试卷答案情况,才能选课。当然,这些建议和实际操作都需要进一步论证,需要更多物资支持。成绩分析报告、详细的解答参考也需要仰仗讲师的认可配合并积极撰写。

3、国内外高校考试改革实践

3.1国内高校考试方法改革实践

吉林农业大学允许教师可根据实际增加实训与技能的考核,形成了多种考核方式并存的局面,反响良好。此外,该校还加强试题库建设,促进教考分离。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家精品课程《大学化学》期中考试开卷进行,期末考试闭卷进行,均设有附加题,附加分的来源主要有思考题解答,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际进行情况,撰写的化学小论文,为优秀学生的培养创造条件。辽宁工学院着力进行题库建设,促进教考分离。从2003年开始,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各章的考试内容及各章节考试命题的分值区间和命题模版。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组织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了题库建设。经过几个学期的试用,反映效果良好。笔者所在学校多个学院近年积极探索考试方法改革,新闻学院等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些课程均提高了平时成绩的比例。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定了两位教师的五个课堂,共计有600多位学生,进行了“无期末考试”的教学实验,即把总评成绩由以往的“平时+期末”改为学生课堂表现、演讲、“学生上讲台”、论文等若干项的加权平均,最后得出学生的总评成绩。许多小组为了“上讲台”群策群力,拍摄了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视频材料,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为提升。同时,还选定了一位教师的一个课堂进行“自主考试”的实验,即由教师独立命题,自主考试,目的在于克服以往那种一份试卷考千人,过于注重形式公平而实际上忽视了学生与教师的个性的不足。对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引入实践教学,即充分利用武汉市的红色资源,让学生走进历史遗迹,在现场通过讲解、观摩、互动,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2国外高校考试方法改革实践

英国诺丁汉大学考试近年试行网上答题,试卷一般由任课教师或主讲教师集体命题,学生网上提交论文,通过“文献检测系统”能详细明晓有无抄袭行为与抄袭比例。为使学生更上一个台阶,该校还非常注重考后对学生的反馈,为了保证学生能继续学习,虽然实行重考,但发证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落实教育纲要,实施强国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考试方法改革己是大势所趋。国内外高校考试方法改革主要有:根据课程性质灵活运用多种考试方式、着力进行题库建设、推行网上答题。

4、新型考试方法的构建

根据前文制定的考试核心思想,我们建议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的步伐不妨迈得更大一些,大胆尝试构建一种立体考试方法,推行多种考试方法,由学生自行选择。

4.1多种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着力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科学的考试应既着重考核学生思维能力,以检验学生学习知识、分析信息的能力,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和水平。考试方式可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多样化,如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等。我们认为,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自行申请待教务部批准后,即可执行该门课程所运用的考试方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一些课程改变考试方式正是采取这样的程序,但在考试档案文件管理方面还得多下点功夫,一些课程选择了口试,但未进行现场录音,无法提供考试记录。该校新闻学院张田老师这方面做得很好,任选课《音乐基础理论》《交响乐欣赏》等对考试现场情况均进行了录音并刻录入光盘保存,以备评估。

针对前文曾提及限制性开卷的局限,由于复印缩写技术的发达容易将这种考试变成开卷考试。我们在这里提供一种方案,供大家参考:提前发放给学生写备考提供的A4纸,可由教师自制或教务部统一印好“方格”,并要求学生必须手写,一个方格一个字。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像核对考试证件一样,如发现该纸张被复印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就取消考试资格。同时,这样的纸张每人仅发一到两张为宜。

这里还得指出,无论采取哪种考试方式,均需在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正如该校新闻学院副院长吴玉兰教授所言,学院很多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教学考试改革力度较大,改革的广度与深度一定要慎重,既要保证考核能真正考出学生的能力,又要避免考核过于简单。素质教育研究所所长蒋雪岩教授也提出小组考试,成员参与度、表现力如何做到有“区分度”,有的人参与不够,甚至没参与,怎样解决“人情分”?课堂论文选择不同题材,不同角度取它的分值是否具有可比性?考试改革既要灵活多元“教无定法”,又要有“教学模式”,在二者中寻找一种平衡与和谐。既要注重课堂的认知、课外的感知,还要注重社会活动的体验。这些都需要很好地研究与渗透。

4.2劝期末考试与平时考察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与作业比重

以往学生的成绩单凭期末一考来决定,加之学生抱着期末考前教师圈重点、划范围的心理,常常导致平常不认真学习、逃课,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复习的现象发生。加强平时考核比重,把考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能起到化解期末考试压力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减少舞弊现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停地“温故而知新”,加强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创新。用教学全程考核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尤其是针对“就业(创业)型”学生而言,要突出平时实践环节的考察与作业的评点。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适当调整实验环节的比重,增加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同时,为科学评定作业成绩,应登记每次作业的收交情况、认真批改、作好记录。

4.3加快题库建设,逐步推广网上答题,以精品课程为突破

结合国外高校考试特点,我们倡导逐步推广网上答题。我们深知此项改革,工程巨大,牵涉面广,故建议以精品课程为突破口,首先加快进行题库建设,只有题库建立起来了,才能实现电脑随机抽选试题。进行试题库建设,可以一方面直接招标引进题库,另一方面自主集中青年教师力量,发挥教研室团队力量建设。试题管理方面的平台建设,一些高校己经有了很好的操作系统可供借鉴。

参加过计算机职称考试的人都知道网上答题的特点:限制时间,题目随机抽选,时间一到系统自动关闭,20分钟后即可知道分数。我们还希望平台能够提供学生考完后给定分数,并告知错误地方如何正确注解的功能,帮助学生提高。除了提供参考答案和考分外,为避免计算机错误,如果有主观题还建议教师对学生的答卷进行复核。

我们认为网上答题有三大优点:首先是比较客观,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检测了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最后还可减少舞弊。考试时间还可由学生自行安排。

总之,改变传统考试方法非一日之功,需要领导的重视、教师的投入和学生的支持,更有赖于学校相关部门在不同层面上制定相配套的倾斜和激励制度。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秉着“一切为了学生成才成功、一切为了国家强国战略”的坚定信念,科学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照课程性质灵活运用考试方法,适量增强信息技术的利用,定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创新特质,考试方法改革定能取得成效,定为国家早日培养输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晴.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44-146.

[2]韩雪琴.以培养能力为首要任务,改革《经济法》的考试方法[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78-80.

[3]吴守国,邰学广等.探索教学改革创建精品课程—浅谈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现代化,2005,(2)44-47.

[4]高艳阳,张峰.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3,(12)100-101.

[5]刘素一,薛勇.大学考试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57-58.

[6]李冰.浅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世纪桥,2008,(6)61-62.

[7]李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考试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40-241.

[8]张木全.考试改革之我见[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57-58.

[9]刘占柱,沈成君.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10]郝素娥,强亮生,范瑞清.大学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高校教育研究,2009,(9).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