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教学实践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实践

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9/15 阅读数:394

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世界强国首先是高教强国;发达国家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理念的创新。依据教育理念分野世界高等教育分为两大体系和三种教育传统。两大体系是指罗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前者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是提供了职业教育理念、专业教育理念、学术教育理念(教学科研结合)、产学结合教育理念。后者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是提供了自由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学术教育理念(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教育理念。三种教育传统是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学术教育。这三种教育传统构成了大学的文化基因,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文化基因的遗传和当代环境互动的产物。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罗马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盎格鲁—撒克逊传统;高等教育体系

TowardsaHigherEducationPowerthe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EducationalPhilosophyinDevelopedCountries

Thereisastrongcorrelationbetweentheshiftofhighereducationcenterandtheshiftofsciencecenterworld-wide.Highereducationpowercomesbeforetheworldpowerandtheformerbenefitsfromtheinnovationofeduca-tionalphilosophy.Worldwidehighereducationisdividedintotwokindsofsystemsandthreekindsofeducationaltraditionsaccordingtothedistinctionofeducationalphilosophy.TwokindsofhighereducationsystemsrefertoRo-mantraditionandAnglo-Saxontraditionrespectively.Thecontributionoftheformertoworldwidehighereducationistoprovidevocationaleducationphilosophyprofessionaleducationphilosophyandacademiceducationphilosophy(combinationofteachingandresearch)whilethecontributionofthelatteristoprovideliberaleducationphiloso-phygeneraleducationphilosophyacademiceducationphilosophy(research-orienteduniversities)servingsocietyphilosophy.Threekindsofeducationaltraditionswhicharehumanityeducationprofesionaleducationandaca-demiceducationconstituteculturalgenesofuniversitiesandtheinnovationofeducationalphilosophyisaproductofgeneticandenvironmentalinteractions.

引论:世界科教中心的转移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最早关注世界科教中心转移现象的学者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默顿20世纪30年代默顿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首次研究了科学中心转移现象。

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贝尔纳首次提出“科学活动中心”的概念,并描述了近代以来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转移的情况。他认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发展有四个主要的进展期:第一个时期集中在意大利,第二个时期扩展到荷兰、法兰西、不列颠,第三个时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不列颠和大革命时代的巴黎,第四个时期是“现代科学革命期”[1]1962年日本科学史学者汤浅光朝系统地提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学说。汤浅光朝按国别对1501年至1950年世界科学成果的增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计量分析。他认为凡是重大科研成果数占同期全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超过了25%的国家均可称之为“科学活动中心”。而这一比例的保持时间谓之“科学兴隆周期”。汤浅光朝发现,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X)。每一个国家的科学兴盛期为80年左右。[2]1974,处于信息封闭中的我国学者赵红洲也独立地发现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

1971年美国学者本·戴维首次探讨了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现象。在《学术中心的转移:不列颠、法兰西、德国、美国》一书中,·戴维提出寻求先进知识(学问)的研究者和学生是跟着成为“中心”的国家的大学转移的。不仅如此,他们回国以后,还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大学理想化,并以之为模式来改造落后的本国大学。本·戴维的研究暗示,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大致是重叠的。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兴隆周期越长,科技兴隆的周期也越长。意大利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源于中世纪大学的勃兴。14世纪末欧洲有大学60多所意大利有18,是中世纪大学最多的地方。由于拥有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等欧洲最富盛名的大学,意大利成为欧洲各国学者和青年学生心仪的圣地,智者云集、精英荟萃、学术昌隆,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攻关项目之五——“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项目编号08QG01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GA08034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