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课外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课外天地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10/13 阅读数:432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与目共睹,但在具体的推进与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若不予以积极解决,亦将阻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步伐。以下笔者即对此略作分析与探讨。

()对继续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功利化倾向严重

教师在职培训在我国是以学历和教学能力补偿为目的开始起步的,这在教师队伍学历和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下可谓是非常之举。但是发展至今,在国际社会均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趋势下,这种仍拘泥于学历教育而轻“素质内涵”的教育,仍重一次性教育而轻持续性发展的功利主义倾向,则已形成了教师教育的理解误区。如大部分教师对在职进修的积极性不高,或参加进修的教师陷入认识误区,他们只追求学历,而忽视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也有一些教师则认为自己以往所受教育已完全能胜任常规教学,因而把继续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常常以各种借口拖延培训,态度亦不够认真。[7]甚至还有人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只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因而获取资格证书又成了唯一的追求。而还有为数不少的学校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在职教师外出培训既影响了本校的教学安排,又增加了经费支出。以上种种模糊认识和消极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述问题的出现,还是与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有关。不少教师仍持有狭隘的教育思想,忽视时代变化的挑战,忽视知识更新的需要,因而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

()教师培训体系缺少制度性的规范

再就我国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而言,目前仍处在一个法制不够健全、体制不够完善的阶段。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继续教育法》,因而反映在具体实施层面,仍然体现的是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现行管理体制混乱的特征。[9]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只满足于传达上级精神,而不采取实际措施以输送和保证教师完成高质量的培训任务。换言之,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10]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一些学校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亦已成为制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如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经费得不到保证,有部分学校则规定进修费用由教师本人负担。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有些地区甚至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因此教师培训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12]而以上涉及经费的问题,无疑亦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推动。

()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培训内容空泛、教学缺乏实际应用性的问题。当一些教师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接受职后培训,他们都期待能够借此机会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且让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是,由于培训教材更新滞后,培训方法僵化单一,致使目前大部分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与广大教师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反映在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仍然一统天下,这对从事实际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不仅缺乏吸引力,而且其教学内容存在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即单纯地注重知识补充和技能训练,对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带规律性、根本性的教育本质问题,却少有精辟的解说,这样的培训无疑形同虚设,难以培养专家型的教师及形成高瞻远瞩的气魄。[11]

此外,教学过程忽视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缺乏培养教师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过于注重量化的知识标准,这又使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1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在职培训不能很好地考虑在职教师的心理特点,往往采用“教授为主,学术性灌输为内容,机械记忆为方法”的传统教学方式,这就使教师继续教育失去活力与新意。

其三,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原本教师通过进修与培训,其目的是使教师在原有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职业道德的升华、专业知识的拓展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等。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培训机构却常常把培训的基础定位于知识本位,而不是教师专业发展,因而使教师继续教育容易陷入一种周而复始、低层次重复的形式主义怪圈。

()教师培训群体结构比例的失调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却仍被社会质疑,“继续教育无用”论者也不乏其人。这在经济欠发达和教育相对落后的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16]国家教育政策的偏斜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突显的原因之一。如城市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经费较为充足,培训机构也相对完善,参与的机会也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样一种城乡学校之间、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使得参加培训的心态与积极性都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如城市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明显高于农村教师,而农村中小学培训经费的短缺状况则更成为了制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曾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①但是,在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中,县财政收入能保证教师工资的发放已属不易,继续教育经费已几成空中楼阁。[18]这样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反映在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亦使我国教师整体培训体系呈现结构性比例失调的特征。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