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学科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育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政策比较、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10/22 阅读数:336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政策比较、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内涵

焦宝聪、柳少军提出,“教育信息化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系统、科学和全面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化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2]。蒋笃运等人则在注重教育信息化评价过程的同时,强调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13]”。总体而言,学者们都将“教育信息化评价”界定为:以提升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在具体内容方面,主要包括评价人员、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

从教育信息化的构成要素来看,教育信息化评价是评价人员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全面、系统科学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各要素的基础上,就教育信息化中各构成要素的价值做出综合判断的动态过程,其目的在于充分优化教育信息化进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从教育信息化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看,教育信息化评价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宏观层次指的是国家、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中观层次指的是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评价,微观层次指的是课堂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

(二)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现状

根据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定义,可以从评价目的、评价人员、评价工具、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方面,清楚地回答为什么评价、谁来评价、用什么评价、怎么评价、评价什么等问题。

1.评价目的

1)改善效果说。斯塔弗尔比姆曾经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郑秀敏等认为,教育信息化评价能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评价模式,其目的是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率[14]

2)优化资源说。周平红等认为,有效评估高校信息化水平对于高校更合理地配置和优化信息化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是制定与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和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一个基础问题[15]

3)推动发展说。王有远等认为,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依据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既有利于加强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也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规划提供支持,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化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6]

综合上述观点,可见当前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总目的是明确的。无论是改善效果、优化资源还是推动发展,这些不同角度的理解,都是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对于这个总目的下面细化的子目的,却鲜有研究提及。

2.评价人员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主体,即谁来评的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化的过程。最初评价主体主要由相关课题组的成员组成,后来逐渐转向专家评价和单一主体的管理者评价,再后来步入以专家、领导、教师本人、同行、学生及家长委员会等评价共同体作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

3.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17]。以“教育信息化评价”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篇名检索,不限定时间,共检索到252条结果,其中17268.25%)篇都是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从文献的数量上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中,评价工具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开始,针对不同学段和评价对象,我国学者研制出了大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研究的方法、一级指标数权重和评价内容均不尽相同。

操作性强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丁婧使用诺兰模型建立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模型等。

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一定数量。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引入不同领域的方法,评价对象和目标也不尽相同,看似百花齐放,其实没有一定的普适性。由此可知,我国现行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过多过杂,迫切需要一套高屋建瓴的、系统化的、逻辑清晰的、包括针对不同对象子标准的统一评价标准。

再者,国家颁布的各类政策、各项工作要点文件是了解教育信息化评价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然而,纵观现存的评价标准,大多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评价,例如,在199812月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到改革课程评价制度,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特点的评价方法[21]2000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提到,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22]

这些文件中几乎每一个都零碎地提及教育信息化评价,但没有全面的、系统的、针对教育信息化各要素的总体评价标准和详细方案。可见,国家迫切需要出台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对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作出全面、系统、可持续的部署,同时发布统一的评价标准。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