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课外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课外天地

从“技术导向”到“学习导向” ——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国际发展新动向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12/23 阅读数:333

“技术导向”到“学习导向”

——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国际发展新动向

摘要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系统改革中的关键。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在理论层面已开始由要素观逐步转向生态观,但实践层面的变革思路上存在着技术导向的倾向,这导致研究者热衷技术应用而忽视学与教本身。通过对比中外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及分析新加坡的典型案例,发现国际上学与教变革的新措施均体现出学习导向的特征.并有四个主要动向:关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挖掘教育大数据以分析学习者行为、构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以培育新型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我国应将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思路逐渐由技术导向转到学习导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与教变革教育信息化政策

1、问题的提出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竞争力,实现教育整体变革已经成为各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头等大事。在各国陆续发布的最新教育信息化政策中,均将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深层次变革。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仍显滞后。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目前,美、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则基本上进入第三期,正在全面进入融合、创新阶段。而我国于2010年才颁布第一份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刚刚进入初步应用阶段。

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所处阶段不同,但纵观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均大致经历着从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教学变革的过程,这体现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反映了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的历程。正如本系列开篇文章中所讲.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各个要素,还包括要素之间的结构同。学与教的变革是结构的变革.属于应用层变革的部分,是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部分。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学与教新模式。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学与教的双重革命问。

然而.上述的发展思路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逻辑起点的,也正因为如此,各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技术导向的思维方式,即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学与教变革的问题。在发展初期,这显然有利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及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然而,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逐步进入到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阿。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这种思路是否依然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当前学校中的技术创新应用似乎进入一个怪圈:人们总是热衷于将新技术不断的运用到学与教的变革中来.但又不断地失望并转向新的技术。国内也有研究者开始类似的反思,如蔡曼君指出,片面夸大技术的教学作用,对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认识不足将导致信息技术环境下分离的现象叨。余胜泉指出,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必须生存的环境.信息时代对人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当技术不再仅仅是学和教的工具,而成为一种必要的环境因素时,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应该从何处着手?

当前.一些教育信息化水平较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并在学与教变革方面有一些新的举措。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对于我们解答这个问题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将首先论述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发展现状.在分析国际上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发展新动向的基础上,选取新加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剖析,最后总结出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2、结论

无论是国际范围内的最新动向.还是新加坡的典型案例,我们都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水平较发达的国家正在完成一次螺旋式上升,学与教变革思路均在发生新的转向:从技术导向学习导向。在这样一个新的改革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思路也应该发生这样的转变。具体来说,应首先从信息技术与人的生命发展这个维度来思考教育信息化.从哲学层面上关注人的数字化生存问题,然后再从科学层面上关注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教学、学习等教育理论问题,最后从实践层面上关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问题旧。只有转变思路,建设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信息化新文化,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l]ModellingICTdevelopinentinEducalionB/OL].[2009-05-Ol].hup//wwwunevocunescoorgfileadinin/ul:hnoclellinLicLpdf

[2]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框架设计思路EB/OL].[2012-09-Ol].hllp:,/、州.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60l20120-U139014Jlllnl.

[3]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叨.远程教育杂志2014Cl)q5-32

[4]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2-09-05]JlIlp:枷、w.moe.lpv.cn/publicfiles/business/hUnlfiles/Jnoe/s3342/20121l/xxgk_144240hlInl.

[5]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叨.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6]Macldux,C.D.,Crmunings,R.Fad.FashionandlheweakroleoflheoryandreSearchininfonnationlechnologyineducalion[Jl.JoumalofTechnolo-gyandTeacherEduca[ion,2004,(4)511-533.

[7]曼君.信息技术环境下分离现象透视和成园分析叨.电化教育研究.2013(2)93-99

[8]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一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叨.中国电化教育,2011CD:I-6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BOq[2010-07-29].hltp:.AflV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htmlfilesmoe/AOl_zcwj/201008/xxgk_93785.hUnl.

[10]刘雍潜,李龙,谢百治.信息技术环境对学与教方式的支持叨.中国电化教育20io(11):17-21.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