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教学设计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从结果维看创客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12/27 阅读数:339

从结果维看创客教育

摘要:创客运动蔚然成风,创客教育方兴未艾。整体而言,当前创客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还不够深入,存在理论根基不稳、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究其缘由,与人们对创客教育的内涵尚未形成共识有较大关系。对一个新概念的厘清,首先要建立在既有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之上。以此为背景,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首先从政策文件和专家学者对创客教育的界定出发,总结出教育模式论”“教育类型论”“教育理念论教育课程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结合创客教育的价值维、结果维、方法维三个分类维度,提出了创客教育的三种分类,并给出了狭义创客教育的概念界定,试图为创客教育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狭义定位走向更为宽广的未来奠定基础。

关键词:创客;创客教育;实践创新;工程教育

任何学习活动都有学习成果的产生,创客教育亦然。考察国内外的创客教育实践,通常需要以项目为依托,重视学生利用软硬结合的工具和手段生成可视化的学习成果。这些学习成果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基于载体性质的可视化学习成果分类

对这一分类的讨论需要从创客运动发展的角度进行梳理。创客运动源于美国的车库文化,而车库文化最早的发端是在车库中做汽车修理与改造。限于昂贵的人工费用,以及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哲学,当汽车普及后,车库很快变为美国人修车和改装的场所。可以认为,从创客运动的起源上看,创客制作的作品一开始都是物化形态的作品,如手工或机械制作的成果,包括改装的汽车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创客制作的成果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数字化作品,如富有趣味性、创新性的计算机动画和软件等,车库逐渐演变为信息技术等科技行业的摇篮。随着人类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虚实融合)系统为基础的,以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智能化)为标志的工业4.0时代,发端于车库文化的创客运动有了新的物质载体——物化数字作品,如各种高科技的交互媒体、智能机器人等。从机械形态的物化作品到虚拟形态的数字作品,再到虚实融合的物化数字作品的演变,也使车库逐渐脱离了原初改装汽车等物化成果的场所,而逐步扩大到凡是租用车库进行创新创业的行为,都泛称为车库文化,于是车库变成了一个场地的代名词,犹如国内的创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只不过它更为廉价;对应于基础教育领域,“车库”即相当于各种类型的校园创客空间。从修车的车库发展到创业的车库,创新的重心就从传统的手工制作转移到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上来,无论是苹果(1976)、亚马逊(1995)还是谷歌(1998),20世纪90年代以后,真正产生于车库的创新品牌大都跟信息技术有关。那么,在工业4.0时代,未来诞生于“车库”的创新产品,必然更多聚焦于虚实融合的物化数字作品,这也是创客教育所应特别关注的可视化成果类型。

2.基于结构特点的可视化学习成果分类

从可视化成果的结构构成看,学生通过实践创新所制作的成果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独立运行的数字作品,如计算机程序;独立运行的人造物,如机器人作品;联机运行的装置,如交互媒体、科学实验装置等。从严格意义上说,独立运行的数字作品脱离了创客教育“造物”的本质,而后两种形式的学习成果与虚实融合的物化数字作品一致,更符合创客教育的发展方向。

3.基于创新程度的可视化学习成果分类

根据上文对实践创新的定位,按照作品的创新程度可以将创客教育的学习成果分为纯模仿的作品、微创新的作品以及原创性的作品三种类别。由于中小学生很难完成颠覆性或原创性的创客作品,而停留于纯模仿又容易导致创新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因此,通过创客教育使学生制作出具有微创新的作品,是一种更为可取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纯模仿的作品依然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强调制作微创新的作品,并非否定从制作模仿性作品起步的必要性。

综上,从结果维看创客教育,它必须有可视化成果的生成,就中小学阶段而言,独立运行或联机运行的微创新物化数字作品彰显了时代特点并符合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佳玉,钟柏昌.中小学创客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2):20-26.

[2]钟柏昌,张禄,王艳霞.创客教育的现在与未来[J].人民教育,2018(5):63-66.

[3]张茂聪,刘信阳,张晨莹,等.创客教育:本质,功能及现实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14-19.

[4]曹培杰.反思与重建: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7(10):93-99.

[5]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1):3-10.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8-255.

[7]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8]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9]张茂聪,秦楠.再论创客及创客教育[J].教育研究,2017(12):81-88.

[10]钟柏昌,李艺.论教育工程项目的时空结构[J].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13-18.

[11]傅骞,王辞晓.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37-42.

[12]李大维,谢作如.创客眼中的创客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4):4-8.

[13]钟柏昌.谈创客教育的背景,本质,形式与支持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16(6):13-19.

[14]梁文森.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60.

[15]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38-46.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