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学科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育

基于“全媒体”媒介传播形态对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9/19 阅读数:489

基于“全媒体”媒介传播形态对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推进与发展不断向纵深发推进,“第五”正在成为大众传播的新方式,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选择和精神力量的提升,通过信息传播谋介,让教学内容的传播从消费者变成创新者,让个体在多平台、多渠道的谋介形态中丰富的学习专业知识线上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内容需要通过传统知识体系和互联网平台的整合又又,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互动、认知、丰富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关键词全谋体谋介传播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 (2019) 38-0186-0002

1、媒介生态和信息化教育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1]新介质、新传播方式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平台的井喷,不同社会的资源交叉融合,各种不同形态的多元文化通过市场的共振,用户的联结,获得了大规模的响应。移动媒体的双向和多向性己经成为传播的常态,一般受众对移动新媒体有较高的使用度和关注度。随着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使得社会上大量的资源被匹配、联结、整合在一起,推动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重新组合。媒介的生态融合基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文化品位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培养了这个国家对于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的追求。

“传统教学的信息传播方式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通过语言、黑板、粉笔、挂图、实物等传播媒介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也是通过这些媒介接收信息。”[2]由于传统课堂中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学生知识,使得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丰富性和趣味性需要严格的要求。慕课(MOOC>的起步和发展,降低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大量的课堂知识内容,因此慕课(MOOC>的在线人数和传播手段不断上升。由于全媒体时代媒介的融合,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网络等传播方式来进行传输,使得信息化教学模式变得多元、个性和开放。

2、运用“全媒体”传播形态引导课堂整体提升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己经成为当代传媒发展的趋势,在融合多种传播渠道上构建信息开放的平台,全媒体多平台,多功能的全方位的服务。互联网中包含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传播平台,学习个体对于互联网传播平台的认知感和归属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学习个体的成员逐渐形成了共同目标和共同语言的虚拟平台,而这些虚拟成员中的交流信息更容易理解和受到青睐,碎片化的知识形态逐渐散播,全媒体媒介形态下的传播应当更加细分和专业,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拓展空间应该是更加面向包容}h}、权威性、吸引性的学习平台。

2.1信息化教学的包容性

全媒体的媒体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大大增强,线上的学习模式多数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即学生是老师,老师也是学生,模糊了“教”与“学”的基本结构。信息化教学的大规模普及导致了学习群体选择行为从现实环境延伸到了网络虚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学习内容成了学习个体的焦点,互联网知识的传播权威性就此形成,知识的传播者不仅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个体传播力,也凭借着互联网中个体的积极参与,引发学习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传递和互动,造成知识结构和梳理上的正负面效应。因此,对于互联网教学中的传播者来说,要注重增强线上教学中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定期的热点事件集体讨论活动,展开头脑风暴,提升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共性,产生共同目的,共同语言,提升互相的信任度,成员之间鼓励学习和参与学习,使学员能够更愿意经常来进行互动,避免一些传统课堂中的存在交流障碍,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层隔阂,建立尊重和关怀的虚拟学习环境。

2.2信息化教学的权威性

全媒体下媒介融合后提供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手段,保证知识的专业性,可信性和时效性。笔者将知识的结构分为普通知识、专业知识和碎片知识。普通知识,一般人所应具备的知识[5],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的所学知识。[6]碎片知识,将知识分割后由繁而简的呈现。这三者对学习个体来说,从以往的我写你看”“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到现在变成了多对多的传播,对知识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和整理尤为重要,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保证知识内容具有普及性和趣味性,传播基础性的知识同时又要融入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做到专业性,发挥专业联盟、区域联盟、行业联盟的作用以及结合高校教学任务实际去探索多种知识动态的打造。

2.3信息化教学的吸引性

全媒体发展模式下传播手段由浅入深,导致媒介形态的分化,知识获取的来源进一步扩大,融合知识的专业分工和再造,辨别互联网的真假,教学内容的展示及平台传播者需要更专业化和丰富化的趋向。因此线上个体学习过程的行为,需增强信息化教学的灵动性和趣味性,对于学习个体来说,其本身最初的目的是认识知识到吸收知识,在此过程中,结合全媒体传播多样化的手段可以创设线上和线下互动,融合直观、多变、知识和趣味性,改变点对点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学习方式的结构,调动了个体的学习热情,从而使课堂充满立体感,学生个体不仅从教学课堂中获取知识,也可以从线上进行自主性学习,互联网上海量的教学资源共享使得课堂内容和知识吸收更加快捷方便,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对自己的知识弱点进行针对性补充。

3运用“全媒体”传播形态对信息化教育重构

中国互联网时代经历的二十多年,从门户时代到社交时代,再到4G的满地花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随身移动设备、大数据的发展,媒介的形态也逐渐分化,视、听、看感官逐渐从传统纸媒介转变为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方式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传播形态来细分个体的需要,课堂教学“教”与“学”的模式边界将更加模糊。高校学生从选择专业开始己经发生了结构改变,群体分流,个体细分。从以往的老师教授学生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导教师需求内容,作为教师拥有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的课件和作业布置的标准化,大多数教师完成了知识传播的过程,尚未实现多方面对学生知识的补充和稳固,未来信息化教学的多样化趋势,迫使教师的知识传播结构体系带来扩展的必要。

3.1信息化教学传播结构扩展

中国的信息化教育发展道路至今,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依然是学生吸收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全媒体深度融合的推动下,学生吸收知识来源的增多,线上知识的来源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社区论坛等,互联网带来的碎片知识进一步扩大,对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梳理问题的探究,信息化教学的职责不单单是线上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回温,同时更加需要教师拥有更多元化的专业知识体系来支撑,也需要教师能将知识分类与生产再传播的过程。

因此教师需要构建一个知识采集,筛选与传播为一体的全媒体集成的平台,根据学生对于互联网硬件和软件设备使用的特性,进行知识的再加工和处理,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知识传播的整合,使得教育资源不仅能在线下和线上畅通无阻的传播,也可以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传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3.2教师的专业程度提升

全媒体的大环境下和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教学工作者一个基本的原理是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知识,教育教学的效率包括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两种,没有教师教学的效率,也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一方面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设计、教学技巧和教学评价,以及平日的人际管理,教学反思、信息整合等实现教学有序地进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在信息化教学中将知识体系延伸为纵深化、多层次化与立体化,在两个方面提高单位时间里的知识传输总量与知识摄取总量。教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归纳、筛选、整理学生的碎片化知识,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和知识框架的延伸,信息化教学不仅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得到传达和理解,也对其在线上的碎片学习中进行分析和整理,提供筛选和补充,并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4结语

美国学者E"G"博格指出“新技术对大学的影响是关于高等教育使命的一个尚在开展的主题。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大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从目前非常粗浅的早期发展来看,我们己经注意到,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的转变。[3]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确实让信息化教育有了与日俱增的进步,信息化教育从普通的多媒体课堂到翻转课堂的演进,互联网也从移动网络迈向智能网络,全媒体功能的时效和深度充分发挥,通过多渠道、多形态、多手段的发展,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最大程度上共享了教育优质资源,实现了教育终身化以及增强科学文化素养,促使信息化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机融合,以学科知识点为主线,结合互联网上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和栏目,将学科的专业性和基础性与互联网中碎片性知识提炼融合的全新课程知识体系,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区分互联网上知识的误区,传播正能量,找到符合现代教学学习模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仄奖,杨燕.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兄文化权力砰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5)1650.

[2]白春霞,梁成国.多谋体技术对高校教学过程的影响[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3)41-4 2.

[3]EG•博格.追寻美国高等教育之魂[J].复旦教育论坛、2004(1)69-71.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