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教学设计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教育装备培训中应用慕课初探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19/10/17 阅读数:535

教育装备培训中应用慕课初探

摘要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空间学习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与体制创新。有关教育装备培训也该顺应教育潮流,革新培训理念。在实践层面依托中学心理健康测量软件使用、微录播设备的使用等培训,研究慕课环境下装备应用培训,为变革教师培训方式提供条件。

关键词教育装备培训慕课学习方式

1、教育装备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6)3)提出,要对相关专业教师、实验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装备应用与管理培训,特别是加强教师的装备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装备充分发挥效益。

学校层面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一般是教师,他们是学校教学装备的使用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只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将新课改理念融入装备应用实践中,促进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才能管理好教育装备,更好地服务高效课堂,甚至引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负责装备管理的教师亚需接受教育装备使用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

2、教育装备培训发展现状

2.1组织培训时间、地点不灵活

其一,集中培训需要提前找场地、调试设备,做大量准备工作。其二,短时间内将这么多教师集中起来实属不易,需提前几天下通知,找准大块时间。因教师教学工作繁忙,时间宝贵,为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寻求教师空闲时间最大公约数。但即使在这样情况下,也会有部分教师无法到现场进行培训。有时无法参培教师让别人代替参训,这让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2.2集中授课,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缺乏

现在多数装备培训课程仍然是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多集中在理论知识学习,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和资金的限制,使得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很难组织进行另一方面是教育技术培训人员自身能力缺乏。装备培训课实践性较强,需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师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同的困惑,需要不断及时跟进、指导。如不及时给予解答会打击教师使用装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装备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3教师使用装备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根据调查显示,平时不学习、用时突击学的被动应付式情形较多,更谈不上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系统性学习。主要表现在教师喜欢在上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使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装备,平时使用装备上课较少。究其原因,客观上因为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研究装备的使用,甚至认为是加重工作负担教学压力大,无心学习知识技能。主观原因是教师对教育装备认识不足,意识不强。研究装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对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提升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现象在教师应用装备中普遍存在。

2.4教学资源投入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多数装备培训是由器材设备供货公司技术人员对相关教师进行浅表性的业务培训。装备中心有时请学校经验较丰富的管理员做教员,如实验室管理员、图书室管理员定期给学校进行培训。在实验教学方面会请学科名特优教师或教研员给予指导。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或高校图书馆、实验室管理专业等方面的人力资源来丰富课程资源,还有待加强。培训内容持续更新、培训资源不断丰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可行性分析

3.1学习的目的性明确,促进学习效率提升

培训目的是让教师学会使用设备,甚至熟练使用设备。强化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深度开发设备将设备与课程深度融合,进而服务于教育教学。确定明确的学习目的,能促使教师自身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2教师文化背景差异性大,形成在线交互学习网络

慕课学习属于网络交互式学习,教师通过发言、回复、评论、反思、修改作品等行为进行交互学习。参培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经历、生活体验和专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营造了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而多元思维相互摩擦、碰撞,将会铸就一个智慧的共同体。对于慕课中的任务与共享知识来说,多元思维将会为问题解决提供多维角度,更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3.3实时掌握教师学习动态

在慕课中进行在线检测,我局装备中心可根据完成情况了解教师掌握技能的程度。对操作技能掌握不实的教师,及时跟进、关注。对应用较好的教师,可将作业上传至优秀学员区,供其他教师们参考学习,进而促进装备应用。这也丰富了装备中心对学校装备应用评价的内容。

3.4学习者自律性强,利于教学模式落实

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长期的工作经历基础上,教师己经具有一套成熟的摄取知识、自我学习的方法,也铸就了成人学习者稳重、自我约束力强的性格。他们具备着较强的学习自律性,能有效处理自身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分配问题,并且能合理控制讨论过程。这对慕课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及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践行中逐步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

3.5问卷调查显示慕课形式的培训是教师的心声

关于教师使用教育装备的困难,我们在本市直属学校内做了问卷调查。存在的问题有56%集中在对装备的使用能力不足方面,尤其是实验教学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装备中心培训方式、内容不丰富,太单一,重理论轻实践。62%的教师最希望培训内容是教育装备的使用与维护,而且73%的教师愿意利用平常时间接受培训。可见慕课形式的培训是教师的心声。教师心之所向即装备的创新方向。

所以,需要改革装备培训课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一言堂”的培训观念,突破传统培训环境下割裂时空的局限,充分利用网络虚拟学习空间及优质资源,注重知识的分享与交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4、在教育装备培训中应用慕课教学的优势

慕课融合了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学习趋于个性化、多元化和快捷化。慕课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更好共享,使教师能够了解更广泛的装备知识。

4.1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人数的限制

慕课方式使教师灵活掌握学习时空,更具人J险化、个性化,教师成为真正的主体并获得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只要教师爱学、想学就可进行学习,彰显主动学习、反复研习的特点。把学习有机融入生活中,顺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4.2线上互动、线下互联教学有机结合

为更好控制教学效果,将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行线上教学,实践性强的知识模块转移到线下实践操作,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更加新颖。再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构建无缝交互环境,满足教师即时交互需求,便于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设置交互过程鼓励与强化机制,提高学习者参与交互的积极主动性,而不是把教学互动固囿在传统课堂。

4.3课程共享,提供装备配备导向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培训,慕课课程是对学校开放的。即使今年这个学校没有配备此设备,也可进行慕课学习。如发现设备耐用、实用,可向装备中心提出申请购买。这样就扩大了参培面,让更多的教师了解产品、评价产品,给教师提供设备应用交流、总结、共享的平台。也给装备中心设备的配备提供了导向和动力。

4.4数字化教育资源融合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装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装备培训课程资源是决定培训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培训课程资源大部分是由厂家提供。装备中心革新传统理念,创新丰富教育培训资源,在实践中以微录播设备培训为例,借鉴MOOC平台集中的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来丰富优化装备培训课程资源组合,甚至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3D设计与打印课程由我市教师编著)、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和校企研三方合作推动项目课程。

同时装备中心管理人员敏感度要强,及时关注参培教师情感,发挥慕课网络互动效果,形成“百家争鸣”和思想碰撞。这是对装备中心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的考验。需要装备中心管理人员课前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供教师学习,课中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引导和跟踪,课后要提供过程性评价或结果性评价。

5、可能的缺点

当然慕课应用于教育装备培训也存在一些缺点

①网络慕课学习是在没有任何人监管的情况下进行的,完全凭借教师自觉性。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师容易半途而废,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②慕课课程资源大部分是微视频资源,具有信息单向传递特点,存在被培训者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和缺乏深层次互动的教学缺陷。当然交互式微课让教师自主学习相比常规视频而言,会降低心智游移次数,可帮助教师把学习注意力更多集中到当前学习任务中。这对课程资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育装备培训也大胆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在实践层面依托中学心理健康测量软件的使用、微录播设备使用等培训进行研究,制订周密培训计划,增加实践机会,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网上学习更具有人性化。这是教师的心声和愿望,也是装备中心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也是践行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的革新举措。

参考文献

[1]龚朝花,李倩,刘小会,龚勇.微视频自主学习中的心智游移,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5).

[2]黄河笑,陈露遥,张世明.移动技术支持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承认教育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4)

[3]牟晓娜.高等学校就业指导MOOC(慕课)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

[4]杨柳青,高晓,陈容.信息化教育装备使用现状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