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课外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课外天地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教改探索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0/9/17 阅读数:750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教改探索

摘要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教育理想的共识和追求,在大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机渗透,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大学语文》教材在理想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涵盖了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倡广泛的课外阅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等途径,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的本质是培育精神和灵魂卓越的人物,最终目的在于形成美好的品德,这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大学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需要挖掘教材资源、有机渗透德育,自觉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本文结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讨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主要内涵和实施路径。

1、立德树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教育理想的共识和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念虽然处于创新之中,但是都以道德为根本目的,这成为亘古不变的主题。放眼世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国外优秀教育家们大力倡导的理念。作为大学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更应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

一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语文等其他课程是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J险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改进、优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肩负起“育人”的重要使命,充分彰显其德育功能,致力于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的培养目标,诸方形成合力,实现思想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学习的多元化。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觉参与到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

二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时期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人格健全、积极情感培养和良好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十分迅速,信息化、网络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但也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交流减少,甚至出现道德冷漠的现象。面对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美好与丑恶等矛盾冲突,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甚至会不加批判地接受消极负面的东西,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航标,导致发生道德贬值、行为失范和知行分离的现象。为此,高校教师既要教书,又要承担起“育人”的任务。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挖掘教材中各种道德因素,正确解读语文教材内容,围绕当代社会人才培养要求,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帮助青年大学生明辨是非、增长才干、展示才华,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道德境界,促进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1]隐蔽的教育意图愈加能够转化成教育对象自身的内心需求,这对大学语文课堂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它与生俱来地承载着文化传承的意义。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性。因为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总是与一定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意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语言这种自然代码和文化代码的双重特性,使得思想性、教育性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思想教育内容。周建忠、王尧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涵盖了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构建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精神世界。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思路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并且达到高度融洽的境界,不露痕迹地渗透德育,从而取得“水到渠成”“水过无痕”的教育效果。

2、立德树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涵

大学语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的有益补充,发挥着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周建忠、王尧主编的《大学语文》分为“乡土与自然”“信仰与幸福”“仁爱与敬畏”“怀旧与感恩”“励志与修身”“苦难与梦想”“优雅与闲适”“科学与艺术”“审美与时尚”九个主题。入选篇目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成为新时代实践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归纳起来,周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立德树人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理想教育。理想信念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进的灯塔,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全人类最崇高的信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阐述“两个必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王充阎《守护着灵魂上路》记述了瞿秋白在长汀被捕就义的过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投身革命、捐躯信仰的凛然风骨。王愿坚《党费》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刻画了黄新为支援红军、保护党的事业英勇牺牲的光辉形象,呈现出最崇高、最纯洁的党性。由这些作品联想到施洋、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闻一多、刘胡兰等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矢志不渝,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威武不屈,前仆后继,可歌可泣。通过作品感人至深的情节和生动鲜明的形象可以让大学生净化心灵、洗涤灵魂,从内心深处真诚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切感悟到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讲授作品时积极开展德育渗透,引导大学生在人生规划上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紧密相连,争做有远大理想、胸怀天下、勇担责任的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挑战机遇,在激情奋斗中成长进步,展现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面貌。

2.2励志教育。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都重视意志的磨炼和道德的修为,这也是以德树人的人文起点和逻辑归宿。首先,仁者爱人的和谐哲学。“仁爱”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道德范畴,教材中《颜渊第十二》对于“仁”的阐述是孔子思想的中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以人为本、严于律己、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理念,唤起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尊严感,尊重每个生命呈现的独立性和平等性,这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培养学生普遍的伦理理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感。其次,敏于求知的为学品质。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勤学是认知的前提,也是修身立德的基础。秦观《<精骑>集序》一文回顾了自身的读书经历,少时博闻强记,“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而“常废于不勤”随着年龄增长,记忆衰退,“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秦观总结自己读书治学导致人生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勤”,引起大学生的深深思考。青年处于人生重要的积累阶段,要珍惜大好年华,惜时如金,不为浮躁风气、功利思想迷惑,心无旁鹜攀登知识高峰、追求人生真理。在丰富知识、深厚学养的基础上,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人生方向的定力。最后,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纵垮少伟男。”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周国平《苦难的价值》站在哲学思辨的高度,以睿智深沉的笔触,明确指出苦难是成功者必须要经历的环节,是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苦难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前途,在失意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静待黎明。梁启超《论毅力》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不久,开门见山地提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随后纵观古今,全文自始至终运用对比手法,如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功亏一篑”与“虽覆一篑”的对比,推究成败原因,探求得失道理,说理透彻,令人备受鼓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堂上回顾古今中外以毅力战胜困境之人,大禹治水十余年终于告成,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报仇雪恨,司马迁忍辱含垢成就《史记》,曹雪芹披阅十载完成《红楼梦》,贝多芬耳聋创造不朽音乐,可谓不胜枚举。只要深入挖掘、悉心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汲取到前进的力量,获得勇于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2.3感恩教育。这是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达到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目的。感恩是道德主体推己及人、积极互动的道德回馈,其本质是关于爱的领悟和传递。《诗经》就有“投桃报李”之说,民间也有“衔环结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整个人类伟大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堂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这一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首先,父母养育之恩。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的母亲》是老舍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的回忆母亲平凡而伟大一生的叙事性散文,娓娓道来,在深情的追思中我们感受到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了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样的语言虽朴实无华,却足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共鸣,唤醒感念亲情的心灵。学生感动之余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辛勤付出,找到母亲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寥我》是《诗经》中千古孝思绝作,主人公因为疲于征役不能赡养双亲,甚至无法为他们送终。“寥寥者羲,匪羲伊篙。哀哀父母,生我幼劳。寥寥者羲,匪羲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是为父母吟唱的赞歌,在重章叠句的吟诵中,悲J沧伤痛的心情回旋往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唤起大学生感恩父母的情绪。其次,师长教育之恩。社会进步、知识积累、个体成长,均离不开师长的教诲和扶植。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尊师是代代相传的道德风尚。当下,由于知识信息的更新、教育技术的跟进、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权威”地位和“主体”形象双重陷落,大学生尊师意识淡薄逐渐显现。有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正面弘扬传统的尊师之道。两千多年前,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最为杰出的当属安贫乐道的颜回,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之冠。他谦虚好学,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赋予其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口胃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2]其对孔子丰厚的人格底蕴、高深的学术造诣、多元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赞颂可谓登峰造极。孔子之门一度出现三盈三虚的尴尬局面,唯有颜回未离半步。无论处于多么穷厄的境地,他都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弘扬仁政主张。颜回如是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且夫子之学,遵天命,倡仁德,示人以正道,足吾之为学也,何去之有哉”无悔追随,信念坚定,其尊师重道的风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鼓舞后人,成了丰厚的文化财富。大学语文中的这些作品诊释了感恩美德,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向感恩道德模范学习,向感恩先进人物致敬,将感恩意识渗透到心灵深处,最终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2.4审美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是道德的支柱。鲁迅先生认为美可以“辅翼道德”,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均彰显了美育在学生教育及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周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作品表现出来的自然美、人情美、意境美和艺术美来陶冶情感,滋润心灵,帮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和启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田园牧歌式的边城美——“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沉静内敛的秋季美——“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稿凋零”;放飞风筝的愉悦美——“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媲美文学的数学美——“数学的文采,表现于简洁,寥寥数语,便能道出不同现象的法则,甚至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这就是数学优雅美丽的地方。我的老师陈省身先生创作的陈氏类,就文采斐然,令人赞叹。它在扭曲的空间中找到简洁的不变量,在现象界中成为物理学界求量子化的主要工具,可谓是描述大自然美丽的诗篇,直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移步换景的园林美——“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李渔所谓‘尺幅窗,无心画’);风情万种的服饰美——“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音乐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变化多端的音乐美——“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笙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学生在审美鉴赏中通过身临其境的想象和联想,摆脱了现实的羁绊和平庸,领略到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走过一段自由而充满诗意的心灵历程,获得情感的升华和美的感悟。

3、立德树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将立德树人与知识性、文学性、文化性有机结合,把握好渗透的程度和力度,创新多种实施途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1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大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文学性、情感性和感染力,是语言训练的典范、人文熏陶的阵地。首先,细读文本。陈思和言:“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文学名著,帮助你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所隐蔽的精髓之地。”[3]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沉入词语,进入角色,从语言、叙事、结构等入手,感受意境,品味语言,倾听作者心灵的慨叹、内心的呐喊,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否则立德树人的渗透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尊重学生。教学是充满智慧与诗意的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单向传递,而且要平等地对世界进行探索与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的表达与倾听。教师采纳启迪式、小组讨论式与自主学习式等方式,在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追求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实现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阅读和与文学大师们的心灵对话。最后,联系实际。任何经典的解读都具有当下性,教师要注意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立德树人渗透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如讲授《大同》(《礼记·礼运》)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考题:大同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何意义?大同理想和中国梦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推衍。

3.2提倡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收获丰富的精神滋养,寻味人情百态,洞察世事真理,领略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目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应试化倾向、读图化倾向、碎片化倾向和浅层化倾向,阅读方法以浏览了解为主,研究式阅读不够,缺乏心平气和、反复咀嚼的深度阅读。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周编《大学语文》每篇作品后面均列有阅读提示、阅读思考、阅读链接、阅读拓展,编者搜集了许多与文本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网络链接,介绍了目前学界最新观点,提供了延伸阅读材料,学生可以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让“阅读”成为“悦读”,这对辅助深刻领会教材内涵、扩大学术视野大有裨益。其次,推荐阅读书目。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高校教师要挑选文学史上既有经典文学意义又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作品,它们是经过时间考验并随时代发展而焕发生命力的珍品,内容上涵盖社会哲学、自然科学、历史或者人物传记等,形式上包括音乐、美术、电影等,它们记录和保存了人类优秀的思想,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当下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再次,指导阅读方法。教师应适当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在“泛读”“精读”“诵读”“笔记”四种基本方法之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朱熹的“朱子读书法”、诸葛亮“观其大略”法、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法、苏轼的“八面受敌”法等,尤其鼓励任务驱动式阅读、问题解决式阅读等深度阅读方式和独立思考的批判性阅读。最后,分享阅读心得。在阅读结束后开展交流活动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步骤,如成立读书俱乐部,举办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影评影展等,聘请学科资深教授和名师担任阅读顾问,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努力让高品位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3.3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以及对学生学情的科学把握来分析、处理和调整教材,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文本。一是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差异及文学基础等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组织题为“科技与人文”的讨论课,激发其兴趣,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农医专业学生,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对艺体类的学生,主要采取阅读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重点讲授文章中精美的语句,增加文学知识的积累。二是结合教材实际选择教学方法。课堂上可以根据编排特点,采取主题教学法,如通过沈从文《边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杜甫《羌村三首》、余光中《春天,遂想起》、爱默生《自然》的阅读,进行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以求“同”,激发学生对乡土的深情与依恋,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又如对比分析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与鉴赏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秋天的况味》和《闲居》这两篇文章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其“不同”,促使自主学习,深入思考。还如社会实践法,通过“给家人一封信”、参加服务社会、呵护儿童、关爱老人等志愿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收获报恩施恩的幸福感。三是加强新媒体的使用。高校教师要主动顺应信息技术的时代发展潮流,钻研多媒体网络相关技术,搜集大量素材,做好教学设计,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的形式,遵循内容契合、直观形象、新颖独特的原则,高效立体动态地呈现教学内容。如讲授中国古典诗词时,播放《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古典名曲作为背景音乐,配上一幅意境相近的国画,营造鲜活的现场感,使无声无色的静态文学符号顿时变得趣味盎然;讲授王充阎《守护着灵魂上路》时,播放瞿秋白纪录片,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中,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的积极参与,大大缩减用于人物描述和介绍的时间,扩大了单位时间内的课堂容量,提高了立德树人渗透的质量。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秀的微课、慕课、公开课视频、精品课件、教学案例、电子教案、讲座等,供学生学习参考,并通过微信、微博、QQ等,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四是优化考核方式。增加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考核方法,鼓励学生加入学校文学社、戏剧社、诗社,参加文学、文字类竞赛,聆听各类文学、文化类讲座,以上均可作为学生课内成绩的组成部分。

大学语文作为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宝藏”,其德育渗透不仅仅涉及课程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上的引导使学生真正落实到行动中。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德育资源,并发挥其在价值取向、理想人格、思维方式、道德心理、精神风貌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高尚灵魂的指引,能够胸怀理想,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89

[3]习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109-116.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