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理论前沿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模式探索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0/12/9 阅读数:623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模式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职业化技术人才为方向,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其教育的操作方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只有立足于当前的教育发展新形势,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为导向,推进教学模式的转型,才能够帮助高职教育实现质的突破。文章以计算机为例,探讨了以培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的教改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职业核心能力;培育

21世纪的今天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作用下,计算机学科教学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与日凸显。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课程,必须要深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才能够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学科教学发展。故此,高职院校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当前的教育发展新潮流,从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出发,深入探讨计算机教学模式,从而在探讨实践中找到改革的突破口,以实现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是建构在教育方针与学科具体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媒介。教育部门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态势,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要求各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教育功能提出各自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所强调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从事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与人交流、团队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以及信息处理等能力。换言之,就是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就计算机学科来说,其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2)让学生学会处于一个多维度的位置来应对变化,并学会在变化中保持平衡;(3)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职场人才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而职业道德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才的内涵愈发丰富。然则,聚焦到我们当前的高职教育,高职毕业生在与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创新以及自我学习、创新等综合性能力方面仍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而学生所欠缺的这种能力则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最大程度发挥才干的体现,学生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将严重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我们都知道当前的高职教育已经从传统式的“工具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型。要想帮助学生找到未来转变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就必须要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规范培养“高技能十高素养”的现代技能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模式

3.1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职业发展新需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点基地,相比于其他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综合性高校,高职院校把重点落实到“应用”上。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即是能够把理论性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当中。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从学生的职业发展新需求出发,进行课程的优化改革。首先,课程发展要个性化、多元化。学校在设置课程时,不能够依样画葫芦,盲目性地把某些权威院校的课程模式搬进来,而是根据自身的“职业化’,’’应用型”特色,把专业特色融入到计算机课程当中。其次,课程要专题化。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发展需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实际需要选择专题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专题性学习中提高职业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当然,面对部分计算机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学校还要开设基础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技能,为后续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教育手段多样化,增强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

(1)以职业为导向,变革教学新模式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绝对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而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当学生能够在计算机课程里,把自己所沉淀的计算机思维运用到专业的学习中,以及应用到职业当中时,那么他就已经培养了职业核心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不能够过于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而是要联系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学科教学服务职业发展为主,突出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培训,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瞄准社会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而培养拔尖的技术人才。

例如:在教授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制作海报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观察不同领域的宣传海报,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了解不同领域对海报设计的要求。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让他们从面向企业的需求出发,设计一份海报,从而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化教学,教师在上课前,还需要对各知识点的应用情况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有选择性地对内容进行筛选和创新,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做到“因职业需求施教”。

(2)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例开展学习

项目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融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其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不足,构筑了“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实质就是结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教师给出的实例,搜集相关性的信息资料。在搜集资料完毕后,再从教师给出的问题出发,通过小组研究协作,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学习任务。

譬如:在教学Excel”中的“排序和筛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邀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帮忙,让他们向学生展示如何对成绩进行排序和筛选。那么在演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演示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们观看演示后,都热情高涨,蠢蠢欲试,马上采取行动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作用下,学生们积极开展了协作学习,在协作中轻松地学会了如何在excel中对成绩进行排序和筛选等,基本掌握了排序以及筛选流程。当然,为了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组推荐的作品,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愉悦。

3.3以职业为导向,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课程教学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主,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理论性知识后,必须要通过实践强化,才能够把理论转化为技能,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操作机会,才能够增强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实用性和扩展性,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计算机室是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场所,是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为了能够凸显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化”人才的特色,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学校应立足于时代发展态势,加大资金投入,从“硬件”上丰富计算机实验条件,增设相应的设施、设备,提高计算机室的功能。当然,在学生完成上机操作后,还需要上交相应的实验报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3.4落实校企合作机制,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校企合作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重点方向,是实现专业知识向职业核心能力转变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计算机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课程,其在落实校企合作时,应要坚持“注重技能,突出应用”的教育方针。也就是说,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真正参与到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化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要根据教育发展潮流,立足于实际,本着改革创新发展的态度,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点,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当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教师还需要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深入推进现代化教学,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淼.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4 (35):200.

[2]孟敬.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0):235-236.

[3]刘剑英.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 (9):51-54.

[4]王素芹,程连生.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3(17):128.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