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课堂教学

您的位置:首页 > 课堂教学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教育形式的创新与变革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1/2/18 阅读数:659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教育形式的创新与变革

摘要移动互联网视阂下,网络媒介技术与高校教育理念相交融,在改革高等教育模式、满足多样化学习选择的同时,也有其瑕不掩瑜的时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创的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堂模式,在创新高等教育形式、开创网络思政平台、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创新型实践成果,也为当下培养创新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形式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带来立德育人的新范例启示。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等教育创新与变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己开始逐步向高校教育领域浸透。根据《2016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简称《地平线报告知,移动学习己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1]特别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由于其朋辈群体的代表性以及自我阐扬的无束性,愈发彰显大学生网络社交传播中凝聚的价值取向值。因此,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动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同时依托社交载体实现有效的行为规导和主流文化传播,己是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教育形式创新与变革的新课题。

1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教育的现状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而构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量网络设备或技术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实践中,以翻转课堂、慕课、视频公开课以及微课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成果,自下而上地革新着高等教育形式。“互联网+”能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以网易公开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以免费、开放的特质,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也无形中造就了教学模式的革新,共促了教育公平,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时弊应慎而审之。

1.1微交流以易,若师生之离

网络课程所呈现出来的普遍状态:于教师是面对没有反馈回答的教室和冰冷的视频录制设备:于学生是面对没有请教提问的移动移动争端去观看教师的个人“脱口秀”,致使师生关系因缺乏真情实感而处于一种逐渐淡化的松散维系,而且,教师的人格魅力也难以施展塑造学生人格的育人全过程。同时,以独自操作移动终端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同学间的沟通交流也必将大幅减少,同学之谊、班级凝聚力也均为之受到冲击。

1.2乏反馈之力,失主体之位

网络课程对于课程学习效果和和平台建构的反馈建设严重不足,以网易公开课为例,在学习反馈方面只有视频下方跟帖留言一种形式,在课程学习的检查和巩固方面仍处于空白模式。学生在单纯被动听课过程中,难以实现自我的主体地位,协作学习、项目学习、虚拟实践等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模式也很少能够体验到哪,难以获得浸润式和全程参与的学习体验,这也侧面体现了网络课程平台在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和学习活动的数据挖掘方面存在不足。

1.3奈约束之隙,欺效果以待

网络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自制力,慕课、微课以及网易公开课等网络课程的开展,需要移动终端的学习者在没有外界约束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屏蔽一切干扰因素保持思考学习状态,而这对学习者的自主性、自控力和学习能力等素质要求极高。因此,网络课程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深入研究,更适用于自控力极佳的学生对某一方面内容的自主学习。

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网络课程创建的主要经验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立足学生实际,致力于习惯养成,创新“行动引领行动,辅导员和学生共成长”的育人理念,提出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包括爱英语、爱阅读、爱运动、爱网课、爱上图书馆、爱晨读6大网络课程,以下简称“365青年成长计划”。

“365青年成长计划”率先借助移动互联网探索搭建出“师生学习、生活共同体”成长平台,将教育理念通过辅导员与学生结成兴趣小组的形式落小到每天的学习任务上,并进一步通过互联网打卡的形式落实到每天的学习小目标。通过校内众多学生组织参与策划、维护和运营的方式,己真正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通过互联网打卡的方式形成强大的网络正能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载体,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切实有力的抓手。

2.1依托“师生虚拟共同体”,创建网络思政平台

"365青年成长计划”六大网络课程利用网络虚拟平台,将志同道合的师生虚拟连线组队,共同开展网络线上活动。365网络课程参与者在网络平台分享学习历程,共享学习体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己不再是一名单纯地网络课程学习者,而是大学生活学习中共享欢乐、互诉苦闷的“小伙伴”,思政工作者也以知心人、领路人的形象走进学生、引导学生,实现了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朋辈互助,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学风建设成效显著。现阶段每天来自于各个组里的“新鲜事、新鲜话题”在拉近老师和学生距离的同时,也己经成为学生工作队伍信息来源的主渠道。

2.2创新教育形式,激勉学子潜能

"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以学生自愿参与为组织原则,以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为运行机构,以“组员一小组一队长群一监督群一后台数据统计一分组委会一项目组”为组织架构。历时五载,每一位成员从自主参与到组织互勉共同见证了“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所带来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时间管理能力的效能,目睹了该网络课程在提升意志品质、成长空间等方面的潜力。以特定网课学习群组为期一年的问卷跟踪反馈发现:"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以及时间监控观具有皎好影响,因果非偶尔,也促使大学生进一步改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动力,以视野拓宽的姿态规划大学生活,其自我责任感和自律意识愈发增强。

2.3定位创新创业,聚焦人才培养

个人坚守与团队激励共济生辉,"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在逐步提升参与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延伸对接第一课堂教学,共创育人的裂变辐射效能。近三年来,学校对接“365青年成长计划”、定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针对六大网络课程我的特色,成立了通电微控社、无人机社企业模拟经营((ERP)社等62个学科性社团。学校对“365ers”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也同步显现于就业市场上,并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和“综合素质高、团队意识强”的赞遥获

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网络课堂实践的启示

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开展以来,在校内掀起了积极向上的学习风尚,更是借助于间接网络效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辐射效果。其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师生生活、学习共同体”模式探索在让学生受惠的同时,也为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等教育形式的创新与变革带去启示。

3.1师生共建学习,强化隐性教育

通过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搭建师生共建模式,以辅导员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发挥榜样示范的力量主动选择一门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作为组员去加入,实现了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朋辈互助,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师生共建这一模式,充分践行了“行动引领行动”的教育理念,摒弃了枯燥的“说教”,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每名大学生内心的积极向上性,从根源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并落实于每天的学习行动之中。这种“其身正,不令而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使学生在无意识中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全方位的沁润教育,增多师生互动,增加思想教育的机会,全面提升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受自我潜意识引导,学生们以自身的积极性在看似“无意识”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教育,主动塑造个人思想品德。[2]

3.2合正式非正式,行合力求深度

近年来,通过批判思考、合作与自主学习为主的深度学习逐步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3"365青年成长计划”网络课程贯彻教师结合学生网课学习特点进行指导和参与的方针,以正式学习的方式,整合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在对学习行为进行反馈答疑的同时,以共融其中的自律转化为激发学生自律的他律。从研究性教学角度来看,知识汇聚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时代,愈加凸显传统教学与网络课堂优势互补、良好结合的重要性。传统教学引领先进思想、传播正确价值观念之优,与网络课堂教学数字化之势,能最大程度发挥教师的指导监督作用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共促师生深度学习的同时,亦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

3.2革新评判标准,智慧引领成效

21世纪移动互联网视阂下,钱学森先生提出了“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总纲。[4]“365青年成长计划抛弃了以往单一的分值评判,提供了新的人才质量评价方法,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也使高校函待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革新传统的分值评判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智慧为核心,注重学习测量,采取多样化人才质量评价方法,实现高校教育环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智慧创新性人才的时代需求,使得高校对于大学生成功价值观的塑造、多样化学习结果评价模式的开拓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标准己不再单纯是考试成绩,成功是对自我表现的评价,是自我反思与调控的整合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美国新媒体联盟.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口区域报告.(2016-02-03) [2017-01-06].

[2]刘欣欣,李晓光.应用型大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03):108-111.

[3]樊雅琴,王炳皓,王伟,唐烨伟.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育,2015(06):27-33+79.

[4]张翼星.敢于突破、切中时弊的探索—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设想当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0,(03):1-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