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课外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课外天地

大数据教育测评的规训隐忧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2/1/8 阅读数:376

大数据教育测评的规训隐忧

摘要:数据为本的教育测评是现代性教育的重要装置,它已经成为主导、控制学校教育的新型权力。教育测评的大数据化趋势明显,将形成教育过程、教育质量、教育行为的全景化数据监控。大数据化的教育测评狭隘地测评人的发展与教育,把教育过程、学习行为标准化,导致对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认知简单化,造成对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性、唯一性与完整性的忽略。在本体论意义上,人不可按照物化的方式被对待,人的心智、心灵品质无法被数据估算,人的生命价值不应当被估算。数据化教育测评体现为一种强制机制,它不仅以数据标注、预测、预定、区隔学生,也激化了教育的竞争与焦虑,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教育测评看起来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促进教育效率,实际上它是附加在教育实践之上的非教育装置,与真正的教育及其过程相异,与存在性学习对立。教育测评的大数据化具有教育隐忧。

关键词:教育测评;支配性力量;生命内在性;非教育性;规训隐忧

以数据为本的教育测评已经成为现代性教育的主导方式,体现为一种数字式或数据化的教育景观。教育测评的客观化数据对学校教育的质量监控,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监测,已经成为筹划或变革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教育测评对人的数据化描述,已经成为对人的品质素养、生命价值、发展可能性的评断方式,成为部署和使用人才的依据。以证据为本的教育(evidence-basededucation)建立在教育测评之上。在大数据时代,教育测评走向大数据化将会成为事实。问题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测评是否符合教育的内在目的?数据化教育测评是否是教育过程的构成性要素?教育是否只能通过对人的测评才能够进行对人的培育?教育测评对人的生命成长的估算是否是对人的尊重与承认?本文拟运用教育哲学的思想实验和规范性方法来分析这些问题,论述数据为本的教育测评的合理性限度。

1、教育测评的数据控制形式

想象在未来的智能学校和智能教室里,装备了各种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设施,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情绪、动作、行为、语言、思维、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结果,等等,都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处理和分析,甚至大脑的动态、心理或生理的状态等各种数据都会被收集,都会以某种方式被处理和展现。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学校里,学生的整个存在与生活过程、精神状态、道德情感和心理发展等都可能由数据来表现,他们的各种行为、情绪、精神状态、能力水平及身体机能等,都可能由数据来描述。这些每天积累起来的数据,将成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发展水平或素养水平的客观依据,他们的发展可能性,都可能由这些数据来决定,他们的考级、升学都可以依据这些数据的评估而被客观公平地进行。而且,大学的招生和社会的录用也可能按照这些数据提供的证据进行选拔。

想象在这样的智能教育体系中,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动或行为也同样处于大数据的教育监控系统的凝视中。大数据不仅试图为每一位教师在学校、课堂中的各种行为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评价,而且也为学校管理教师提供依据,为教师教育行为的进行提供依据;同时,以大数据为本的教师评价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晋升提供客观的数据依据。大数据还可以分析优秀教师的各种教育行为事实,并且提供给其他普通教师学习或效仿。

2、学生的生命不可被估算

数据化的教育测评机制嵌入了学校教育结构之中,使得学校教育本身成为估算人的价值的结构。教育测评看重的是能够以数据表现的标准化能力或素养,而不重视人的主体性的生成;或者说,教育测评把人在教育中的精神成长简化为测量出来的数据。受过教育的人由一组统计数字或者一组测评数据来表示,人被当作一个可以被计算的物体来对待,人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邃的内在性被缩减了。

数据化的教育测评难以深入人在教育中的存在性境遇并对人的存在之样式、存在之状况进行理解。这是因为人的生命不可估算,不可估价。[2]在本体论意义上,人性因为内在性、超越性,任何测评无法测算人性,或者说以数据描述人存在的方式与形式是不可能的;在目的论意义上,人是最高目的,不应该被当作可估算、可估价的工具性物体。同时,人生命成长的奥秘无法用数据化的测评方式估算。用教育测评的方式对人的生命成长和生命发展进行评估,会把人性的复杂内在性与表现肤浅化、简单化。教育测评缺乏对人类生活及其复杂性的把握,缺乏对人的精神变革的内在的广度和深度的把握,相对于真实的人和真实的发展,它只看重数据显现的表象,而忽略人性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94.

2]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39.

3]马舍雷.从康吉莱姆到福柯——规范的力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57.

4DeleuzeG.PureImmanenceEssaysonaLifeM.NewYorkZoneBooks2001.2531.

5]蓝江.穷竭与潜能:阿甘本与德勒兹论内在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6PrestonJ.CompetenceBasedEducationandTrainingCBETandtheEndofHumanLearningM.ChamPalgraveMacmillan2017.5255.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