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学科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育

对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若干焦点的解析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2/2/26 阅读数:359

对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若干焦点的解析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还面临着一些困惑与挑战,比如“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与“乔布斯之问”,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命运。从“创新扩散模型”“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成熟度曲线”等技术扩散的理论视角出发来审视与反思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散,有助于我们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普遍规律,破解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与现实难题。而揭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适效性与滞后性等特殊性,则可以有效回应“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回答“乔布斯之问”。以此为基础,该文对包括大型开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电子书包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度解析,期望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融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技术扩散;适效性;滞后性;大型开放网络课程

近年来,各种新兴信息技术正不断涌现,并加速向教育领域扩散,相继出现了大型开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与教育组织形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系融合的特征出发,对这些新出现的焦点进行回顾与反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复杂性。

1.大型开放网络课程对于教育来说,MOOC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实现对教育之业务流程的全面再造,它的普遍推广很有可能会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的基本面貌,即真正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一整套制度架构,瓦解班级授课制,破除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塑造一种超出我们想象力的新教育形态。但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在教育领域的扩散仍然摆脱不了技术成熟度曲线勾勒的基本轨迹。从顾能公司历年发布的教育领域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发端于2008年的MOOC一直到2011年尚名不见经传,但2012年便急速崛起,2013年更是大红大紫,2014年却已开始步入低谷,且极有可能在成熟之前便过时[5]。其根源在于:MOOC完全颠覆了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过于超前和脱节,因此适效性成为大问题。

2014年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一些早期的学分课程实践表明,正规在线学习的吸引力可能未达预期目标。”[6]2015年新年开篇的《科学》杂志也刊文认为:在应用MOOC的过程中,面对众多学生,教师们抱怨缺乏纪律、难以掌控和低回头率等,让他们无所适从难以忍受;从学生角度而言,MOOC很难提供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而对于本身缺乏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的学生,其自身应对变化的能力本来就差,在这种改变中就显得更加措手不及[7]。面对这种情形,现在的MOOC开始回归理性,大体以两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适效性,以寻求在正规教育系统中持续发展:第一,相对小而精的“SPOC”形式(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对学生在人数和准入条件等方面都设置了限制;第二,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的形式,即大型(多校)网络课程和各校面对面教学相结合。这两种形式应该都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妥协,以期提升自身的适效性。

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涌现的另外一种影响广泛的教育技术创新。目前在中国正规学校教育系统的推广或融入体现在滞后性上。主要面对的挑战就是教师的接受程度这一问题。海涅克(RobertHeinich)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技术创新要想融入学校教育这一正规教育体系,都必须要过教师这一关,如果这一关过不了,便难以融入,更难以扎下根[8]。原因很简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如果他抵制的话,技术是进入不了教室的,即使强行进入,也会沦为摆设,不会真正起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技术创新的接受度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教育目标、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其它各种支撑因素等。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简单地说,只有对教师有益的技术才能够真正进入课堂并扎下根。那些会对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威胁,甚至有可能会取消教师角色存在的技术创新必定会遭到教师们的抵制。翻转课堂对教师教学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其目前的扩散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让教师在感知有用的基础上做到感知易用,即真正掌握这种技术创新,以避免在实践中滥用与误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翻转课堂(What&Why),何时采用(When),针对什么样的学生(Who),怎么去实施以及如何去评估(How),并能够通过长期积累而提供大量有说服力的实例,那么教师的接受度就会大幅提高,从而缩短其融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滞后期

3.电子书包

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书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按照一般的认识,电子书包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工具和内容载体,其跟电子白板等交互工具一样,应该相对比较容易融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肯定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早在2003年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就认为电子书包市场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然而,在实际推广中,我们却发现了另外一种出乎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景象。电子书包在美国洛杉矶和中国深圳等地区的推广遇到了强烈反弹,很多学生家长认为推广电子书包不符合中小学生的教育规律,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反映出沉积多年的教育弊端。”[9]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虽同为交互电子教学工具/载体,电子白板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其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巩固和扩展了正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结构。相反,电子书包则直接交付到学生手中,不仅对学生的独立和自制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重要的是其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极大地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带来其它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学生的网瘾、过度使用对身体的伤害(电子书包技术本身的不成熟)等等,让人充满疑惑和不安。因此,对于电子书包这种技术创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扩散来说,如何解决使用电子书包时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内容、教学评价、学习过程等的标准化、系统化等或许可以让人们觉得电子书包跟正规教育特征相符合,进而改变目前电子书包市场杂乱无序的局面,使其适应正规学校教育的特点,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Maddux,C.D.InformationtechnologyinUSeducation:Ourmistakesandhowtoavoidthem[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inTeachingandLearning,2005,1(1):19-24.

[2]Saettler,P.TheevolutionofAmericaneducationaltechnology[M].Charlotte,NC:InformationAgePublishing,2004.98.

[3]Casey,D.Ajourneytolegitimacy: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distanceeducationthroughtechnology[J].TechTrends:LinkingResearch&PracticetoImproveLearning,2008,52(2):45-51.

[4]Report:StudentsTakingOnlineCoursesJumps96Percentover5Years[DB/OL].http://campustechnology.com/articles/2013/06/24/report-students-taking-online-courses-jumps-96-percent-over-5-years.aspx,2014-11-06.

[5]Lowendahl,J.M.GartnerHypeCycleforEducation,2014[R].Stamford,CT:Gartner,2014.

[6]Johnson,L.,AdamsBecker,S.,Estrada,V.,Freeman,A.NMCHorizonReport:2014HigherEducationEdition[R].Austin,Texas:TheNewMediaConsortium,2014.

[7]Reich,J.RebootingMOOCResearch[J].Science,2015,347(6217):34-35.

[8]Cochran,L.W.Okoboji:ATwentyYearReviewofLeadership-1955-1974[M].Charlotte,NC:InformationAgePublishing,2004.131-141.

[9]张小玲,何薇.电子书包推广家长反对声音大:公开授课或暂缓[N].南方都市报,2013-09-04(SA30).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