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原(教育仪器设备)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专业权威期刊。历时30年,勤耕不辍,不懈努力,致力于服务教育改革,构建交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传承实践理性,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本刊介绍和研究国内外教育技术与装备建设之理论与实务,交流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和互动的实践经验,引...>>更多

教学实践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实践

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官网 发表时间: 2022/2/28 阅读数:366

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

摘要强国崛起必需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培养必需一流高等教育;历次工业革命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变革性影响,新工业革命为后发国家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推进“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经济、应对未来战略竞争、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要把“新工科”建设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催化剂”,系统推进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专业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变革。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新工业革命

创新大学内部教育教学组织,是大学改革理念的组织化、体制化的重要依托和长久保障,需要高校大胆革新、深入探索。

1.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这是目前阶段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一种有效形式,地方高校可以更多地在产业学院方面有所突破。例如,广东省以提升高校服务特定产业能力为目标,整合高校、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建立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兼有学生创业就业、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继续教育等功能的多主体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福建省认定了一批示范性产业学院,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目标,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可持续为基本准则,搭建起校企、校行、校政、校地、闽台等多形式联合育人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育人成果;江苏省建设了一批相关行业学院(如常熟理工学院)等。要真正推动高校和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探索理事会、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探索学院与产业联动机制,按照行业需求设置课程、创设实践环境,促进育人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探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要主动思考未来、设计未来、探索未来、塑造未来。国内很多综合性高校已经建立了未来技术学院,勇闯创新“无人区”。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从材料、信息、能源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出发,考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设立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学科专业;清华大学成立了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体现了“跨界交叉、深度融合”的理念,着力在世界学术前沿、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深刻思考产业和社会变革的趋势,大胆创新“新工科”理论,重塑教育体系,努力寻求高等教育新的突破口。如何创建有效的跨学科学习环境、如何构建大学与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体、如何基于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和课程体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智慧、如何让高等教育充满生机活力……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研究,推动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家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正当其时。随着一批高校在组织机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创建产业学院、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交叉研究院、新兴领域专业学院、技术推广中心、创业学院等新的大学内部组织,同时加速传统学院的改造升级,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必将由渐变到质变,产生一批有新内涵、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真正立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潮头,推动并影响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并支撑民族走向强盛的历程,以新一代人才提升民族未来的国际竞争力,以高等教育创新为民族复兴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3.

[2][3]吴爱华,等.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44-48.

[4][7][8]吴爱华,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5]UNESCO.RethinkingEducation:TowardsaGlobalCommonGood?[R].2015.

[6]RUTHGRAHAM.TheGlobalStateoftheArtinEngineer-ingEducation[R].2018.

[9]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7-12.

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上)

[9][10]李德毅.智能时代的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5-10.

[13]王宝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精神[J].高校教育管理,2018(1):41-47.

[14]张勇.文化·融合·多元:新工科建设的三重向度[J].重庆高教研究,2018(4):91-100.

[15]马楠,等.智能时代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69-172.

[16]陈涛,邵云飞.《华盛顿协议》:内涵阐释与中国实践———兼谈与“新工科”建设的实质等效性[J].重庆高教研究,2018(1):56-6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